转发:【疫情防控·暖心瞬间】伊兰集团“送饭哥”王代有的一天
凌晨4时30分,王代有已经准时等在后厨,看着馒头、花卷被分装到饭盒,鸡蛋、牛奶配好装筐,便赶忙和同事将早餐装上小货车奔向送餐点。连日来,能让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按时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,是他最迫切的心愿。
新一轮疫情突袭,甘肃国府一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再次主动承担起中央厨房的重担,公司采购部负责人王代有积极“请战”,成为医护人员们熟悉的“送饭哥”。
受疫情影响,公司原有的配送车和配送人员无法正常上班,重担压在了王代有一个人身上。配送任务时间紧、任务重,人从哪里来?车去哪里去找?王代有便紧急联系亲友及熟识的供应商,同时在公司的协调下,多番争取,终于联系了8辆可用的配送车,并和朋友自发组成了16人的送餐队伍。
按点位分配任务,规划行车路线,马不停蹄配送到社区……早上8时30分前,王代有已带领公司配送队伍完成了30余个街道社区及集中隔离点的早餐配送任务。
配送点大多是疫情中高风险区,但送餐队伍义无反顾,对他们而言,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更加辛苦。
9时整,王代有的电话又响个不停,刚吃了一半的早饭搁了下来。
“当天早上就必须要联系第二天的货源。疫情期间,货源不稳定,每天至少要联系20家供货商,才能确保第二天备餐不会出问题。”有着30年采购经验的王代有每天都要和供货商挨个联系,一一确定第二天蔬菜的品种和数量。
早上10时,接到了商务部门提供的配送清单,王代有和同事们又开始为午餐任务做准备。
“中午的时间更紧张。主要任务是将午餐送到各个街道社区,我们只有提前沟通合理分配时间,准时派送,分配到不同点位的医护人员们才能集中起来,第一时间吃上午饭。”王代有说。
11时许,王代有和同事们把午餐送到了街道,街道安排的用餐点在办公楼二层,王代有扛着近40斤的餐筐向楼上走去,几趟来回,他已气喘吁吁、汗流浃背了。
50岁的王代每天穿着T恤短裤,看起来年轻有活力,“这次的活儿,既动脑力,也要体力。”他感叹道:“我们送餐的对象,大部分都是外地来兰州支援的’大白’,他们辛苦工作一早上,能吃上一顿可口的午餐,我们再辛苦也值得。”
送完午餐,王代有还要统计当天各小队送货的详细情况,确保每个送餐人员都做了核酸检测、人车物品及时消杀,联系蔬菜、水果供应商,掌握货源情况……
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,不知不觉又到了下午4时30分,晚餐任务接踵而来,当送完最后一个社区,夕阳已斜照。一天下来,这一支16人的小团队配送工作餐1.2万份。
近期送餐队伍进行闭环管理,工作任务重,晚上,王代有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办公室将就一下。
“每一天都会遇到一些小意外”王代有说,比如货源出问题的话,半夜就得去现场拉货;车队人员所在单元被临时管理,就要找人顶替;换了新的蔬菜供应商,要办理通行证;暴雨天气,要重新规划行车路线,保障车辆安全准时到达……但任何一个“意外”也没能挡住王代有送餐的脚步,二十多天来,他和送餐队伍从未缺席。
“在这个艰难时期,只有大家团结一心,才能一起战胜疫情!”王代有说。
指针又指向凌晨4时30分,王代有和同事们,再次准时等在后厨……
转自(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)
来源:新甘肃
责任编辑:张惠 张春燕
本文为地方平台发布的内容转发。